紅色故事 | “為黨犧牲,本我素志”
2022-11-19 15:07:38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網(wǎng)站
大浪淘沙始見金,越是在革命最危險的時候,越能考驗出黨員同志的意志。血雨腥風的大革命時期,正是敵人瘋狂迫害我黨同志最嚴重的時候。然而,即使面對嚴重威脅,仍有一批優(yōu)秀的中華兒女懷著對中國共產(chǎn)黨和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的崇高熱忱,義無反顧投身革命,直至獻出寶貴生命。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黨員、中共江蘇省委創(chuàng)始人之一黃競西就是其中的一員。
黃競西,1897年出生于江蘇揚州施家橋黃家莊。他的父親在丹陽開辦了種德堂藥店,少年時期,黃競西便隨父親移居丹陽。1917年,父親病故后,年僅20歲的黃競西子承父業(yè),成為種德堂藥店的少東家。黃競西家境殷實,接受過較好的教育,又十分關心國家的前途,追求真理。年少有為、思想活躍、肝膽俠義,讓他成為丹陽縣城進步青年中的核心人物。
五四運動后,宣傳社會主義思潮和進步思想的刊物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黃競西接觸到進步報紙《民國日報》,被其中喚醒民眾、改造社會的思想深深吸引,自告奮勇?lián)瘟嗽搱笸ㄓ崋T兼丹陽地區(qū)經(jīng)銷人。他自掏腰包購買報紙分發(fā)給身邊的青年朋友,和志同道合者一起組織讀新書、驅逐軍閥貪官等革命活動。他在報紙上發(fā)表文章宣傳革命,大聲疾呼“負改造社會諸君呀,請你們努力改革!”“我們要明白自己的權力,不要放棄重大責任。”
1925年4月,在惲代英等人的影響和指導下,黃競西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同年9月,黃競西任丹陽獨立支部書記。在此前后,黃競西在丹陽組織了紀念孫中山先生大會、發(fā)展革命組織、農(nóng)民暴動等活動,所需費用全部由種德堂承擔。
1926年3月,黃競西棄店離鄉(xiāng),奔波于上海、無錫、江陰、鎮(zhèn)江等地,開展農(nóng)民運動,發(fā)展黨的組織。1927年3月,黃競西參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起義前,他扮成富商,穿梭于敵人之間,把密藏的文件和武器彈藥送達目的地。起義勝利后,黃競西前往南京工作。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國民黨反動派大肆屠殺共產(chǎn)黨人。黃競西不顧安危,返回上海,受命重建黨的組織。他在滬寧鐵路沿線各地尋找失散同志,散發(fā)傳單,舉行集會,鼓勵革命,繼續(xù)斗爭。非常時期,黨的活動經(jīng)費匱乏,同志們的生活都成問題,黃競西從自家藥店拿出300元交給黨組織,幫助大家渡過難關。
1927年6月26日,中共江蘇省委在上海成立,黃競西當選為委員。當天下午省委開會時,敵人突然襲擊,黃競西等人與敵人展開殊死搏斗,兩名同志脫險,陳延年、黃競西等4人被捕。國民黨反動派對其嚴刑拷打,威逼利誘,黃競西寧死不屈。
6月29日深夜,黃競西寫下6封遺書,分別給同志、愛妻和親朋好友。字里行間,充滿了對革命的堅定信念和對戰(zhàn)友、親屬的無限希望。他在給妻子的信中寫道:“我終覺得死于今,比死于昔,使人們可覺悟中國是需要繼續(xù)革命的,我之死也無余恨。惟我們不能偕老,夫妻能偕老的有幾呢?”又寫道:“為黨犧牲,本我素志。”“我革命志愿,雖??菔癄€也不變的。”“現(xiàn)在的革命,進一算半,退一算十,不革命的就在這時淘汰了。”“望你們‘繼續(xù)前進,萬勿灰心’。”
1927年7月4日,黃競西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于上海楓林橋畔。(鄒文學 殷小燕)
本網(wǎng)編輯:徐光輝 審核:袁建領
頻道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