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命案積案的核準追訴,是對公平正義的堅定維護
2025-03-12 09:30:47 來源:中國警察網
反腐資訊網訊:3月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應勇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報告中的兩個數(shù)字,引起不少全國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注意。
一個數(shù)字是34——核準追訴低齡未成年人嚴重暴力犯罪的人數(shù)。這是最高檢首次披露這類數(shù)據。
一個數(shù)字是336——配合公安機關開展命案積案攻堅,最高人民檢察院對發(fā)案超過20年的命案,依法核準追訴的人數(shù)。
可以看到,兩項數(shù)據都與“核準追訴”有關。
我國刑法規(guī)定,“核準追訴”的情形有兩種:一種是已過追訴期限的案件,另一種是低齡未成年人嚴重暴力犯罪案件。
核準追訴,是法律賦予最高人民檢察院行使的一項特殊職權,意味著案件只有經最高檢核準追訴,才能進入刑事司法程序,體現(xiàn)了對上述兩類案件極其慎重的追訴態(tài)度。核準追訴制度的設計,旨在平衡法律的公正性與效率性,確保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正義也能得到伸張。
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犯罪,超過20年追訴期如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檢核準。核準追訴的前提是掌握充足的證據。
命案積案歷時久遠,對公安機關、檢察機關都是巨大挑戰(zhàn)。多年以前,特別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因技術條件不足、偵查手段有限,部分命案未能及時告破。兇手僥幸長期藏匿,企圖等到超過20年的最長追訴時效,從而擺脫法律的制裁。
“在老百姓的樸素觀念里,無論時間過去多久,犯罪者都應該付出代價。”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江蘇省泗洪縣分公司歸仁支局支局長殷勇注意到,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陳年命案告破。
公平正義,是人民所求、民心所向。2020年,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命案積案攻堅行動,截至當年12月8日,共破獲命案積案5281起,其中20年以上積案占46.8%,包括江蘇南京“1992.3.24”南京醫(yī)學院強奸殺人案等一大批重大案件告破。
此后,各地公安機關持續(xù)開展命案積案攻堅,展現(xiàn)法治擔當,彰顯公平正義,受到人民群眾的高度贊揚。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門頭溝區(qū)妙峰山鎮(zhèn)炭廠村黨支部書記邢衛(wèi)兵說,對這些命案積案的核準追訴,不僅是給受害者及家屬一個交代,更是對公平正義的堅定維護。
2024年3月,河北邯鄲初中生殺害同學埋尸案引發(fā)社會高度關注,后經最高人民檢察院審查,依法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張某某、李某及馬某某核準追訴。
“對于那些犯罪行為極其惡劣、存在嚴重暴力傾向的涉罪未成年人,該追究刑事責任就要果斷追究,這是‘預防就是保護,懲治也是挽救’理念的體現(xiàn)。”全國人大代表、廈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潘越表示。
記者注意到,“核準追訴”還在今年的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協(xié)同推進反腐敗斗爭”部分出現(xiàn)。報告專門點到一個案例: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核準追訴外逃27年的屈健玲貪污案。
邢衛(wèi)兵表示,曾經,一些貪腐分子將國外視為“避罪天堂”,在國內瘋狂斂財后潛逃境外,試圖逃避法律制裁,正義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打折扣”。
本網編輯:袁小帥 審核:李琰玉
- 鄭州金水南陽路派出所創(chuàng)新基層治理機制—— 線上線下齊發(fā)力 提質增效添活力
- “尖刀·使命”2025年全國公安特警挑戰(zhàn)賽首日喀左女警韓彬奪冠
- 公安部共青團中央通報表揚這些青年集體和青年民警
- 河南太康:小小警務站,情暖你我她
- 洛陽公安創(chuàng)新舉措推進法治公安建設
- 1.3萬名特巡警出擊!江西全力開展“春雷—1號”行動
- 全省公安局長會議召開, 黑龍江省副省長、省公安廳黨委書記、廳長李毅出席會議并作工作部署
- 鑄忠誠、提素能、強擔當!湖北公安英模用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 山東省煙臺市公安機關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暨專題宣講會議召開
- 河南永城市高莊派出所開展守護平安不“毒”行,禁毒宣傳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