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頭騙、兩頭坑”?警惕“新劇本”里的新套路
2025-06-22 15:39:04 來源:中國警察網-人民公安報
反腐資訊網訊:幫忙買黃金,就能輕松獲得279萬元“鄉(xiāng)村振興精準扶貧款”?面對這樣的騙局,有人執(zhí)迷不悟怎么辦?對此,江蘇南京一家金店的店員頗有經驗,今年以來兩次與警方聯(lián)手成功阻止此類詐騙。
4月27日,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民警走進轄區(qū)一家金店,為3名店員頒發(fā)見義勇為證書。原來,兩個月前,3名店員發(fā)現(xiàn)顧客購買金條過程中的異常行為后,立即通過警企聯(lián)動快速響應機制,將線索告知警方,幫助警方揭穿了境外詐騙分子“冒充公檢法詐騙中國留學生”、謊稱申領“鄉(xiāng)村振興精準扶貧款”實為洗錢的雙重騙局。
近年來,隨著公安機關深入開展“斷卡”行動,電信網絡詐騙的資金流轉渠道得以有效阻斷。為逃避偵查,一些詐騙分子“另辟蹊徑”,通過購買黃金實現(xiàn)涉詐資金“洗白”的目的。
近日,記者前往南京采訪了辦案民警、金店店員和受害人家屬,揭露詐騙分子“兩頭騙、兩頭坑”的套路。
受害人險成“工具人”
異地大量購買黃金,疑似轉移涉詐資金
2月25日,郭女士來到南京一家金店,表示要購買價值45萬元的金條,并不停催促店員快點打包。
面對這樣的“大生意”,3名店員十分警覺,聯(lián)想到民警此前進行的反詐培訓,意識到這可能涉嫌洗錢。3人立即安撫郭女士,并通過警企聯(lián)動快速響應機制迅速將線索告知警方。
接報后,秦淮分局月牙湖派出所民警徐響立即趕到現(xiàn)場,核實當事人的身份,并向其了解購買金條的用途。經詢問,郭女士稱,十幾天前,她和丈夫從外地來南京旅游,順便購買金條用于投資。
郭女士究竟是受害人,還是參與洗錢的電詐“工具人”?
為進一步查明情況,民警將郭女士帶回派出所,一邊對郭女士進行反詐勸阻,一邊核實資金來源。
經查,郭女士在某短視頻平臺上關注了一名“導師”,對方稱可以幫其申領279萬元“鄉(xiāng)村振興精準扶貧款”。不過,郭女士要想領到這筆錢,需前往外地幫忙購買黃金并轉給接頭人,以此證明信用。郭女士按照要求,將身份證、銀行卡提供給“導師”。郭女士說,案發(fā)當日,“導師”向她的賬戶轉賬45萬元。郭女士收到這筆境外匯款后,按照“導師”的要求到金店購買金條,并等待“導師”下一步安排。
“通過購買黃金的方式洗錢,成為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的‘衍生品’。詐騙得逞后,犯罪分子立刻安排‘工具人’用贓款購買黃金,然后將黃金很快賣出,贓款實現(xiàn)‘洗白’。”徐響介紹,近年來,南京公安機關緊盯涉詐資金轉移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與轄區(qū)各行業(yè)建立警企聯(lián)動快速響應機制,及時收集可疑情況,同時組織民警對企業(yè)員工進行反詐培訓,提高企業(yè)員工反詐意識,實現(xiàn)精準預警,守好群眾“錢袋子”。
“老何”變“小何”
留學生遭遇詐騙,境外被騙45萬元
民警調查發(fā)現(xiàn),郭女士出示的轉賬記錄顯示,從境外匯款的男子姓何。面對民警的詢問,她聲稱,“老何”是自己的朋友,年齡大約50歲,3年前曾向自己借款45萬元,“此次轉賬是還款”。
民警根據郭女士提供的電話號碼聯(lián)系“老何”,根據聲音判斷對方很年輕,與郭女士所說的年齡不符。更離奇的是,對方稱3天前郭女士向他借款45萬元。
“兩人的說法自相矛盾。此時,郭女士情緒突然激動起來,拒絕配合調查。我們初步推斷‘老何’可能就是詐騙分子。”徐響介紹,警方立即啟動核查機制,查明“老何”是在境外留學的“小何”,年僅19歲,事發(fā)前幾天剛出國。
南京警方立即聯(lián)系小何的父母核實情況,分析小何可能落入詐騙分子的圈套。此時,小何的父母心急如焚。他們立即與小何聯(lián)系,并收到小何發(fā)來的銀行賬戶余額截圖。警方經核實發(fā)現(xiàn),這張截圖系偽造。
與此同時,詐騙分子對遠在國外的留學生小何進行“洗腦”,教小何用話術欺騙親屬、應對警方問詢,甚至誘導小何與家人切斷聯(lián)系。
經民警反復工作,小何終于意識到自己遭遇了詐騙,并向父母說明實情。原來,小何在境外遭遇了冒充公檢法詐騙,犯罪分子讓他將45萬元“保證金”匯入“安全賬戶”(即郭女士的賬戶),以“解決自己的問題”。
警方發(fā)布提示
謹防冒充公檢法詐騙和高回報投資騙局
至此,一個“兩頭騙、兩頭坑”的雙重騙局真相大白。
南京市公安局反詐支隊副支隊長耿明寧介紹,該詐騙團伙藏身境外,一頭冒充公檢法辦案人員,通過涉嫌洗錢要發(fā)送通緝令等話術,對留學生進行“洗腦”,讓其向家人索要45萬元,用于繳納所謂的“保證金”,然后與家人切斷聯(lián)系;一頭又以幫助申請279萬元“鄉(xiāng)村振興精準扶貧款”為誘餌,誘騙郭女士來到南京,用小何匯入的45萬元購買黃金轉給接頭人進行洗錢。
因店員舉報及時,南京警方反應迅速,成功為受害人避免了財產損失。3月4日,南京警方舉行資金發(fā)還儀式,將45萬元返還小何的父母。
“目前,電信網絡詐騙的資金流轉渠道得到有效阻斷,線上洗錢成功率大幅降低,詐騙分子通過線下取現(xiàn)、購買實物等方式轉移涉詐資金,手段更加隱蔽,破案難度更大。”南京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南京公安機關將進一步深化警銀、警企、警郵合作,完善防范措施,持續(xù)優(yōu)化行業(yè)聯(lián)動共治,共同筑牢反詐防線,全力守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
警方發(fā)布提示,公安機關不存在所謂的“安全賬戶”。自稱公檢法機關工作人員,要求轉賬、提供驗證碼或下載保密軟件的,均為詐騙。公安機關也不會通過電話辦案,更不會索要市民的銀行賬戶信息。廣大群眾要高度警惕高回報零風險投資陷阱,如遇可疑情況,請立即撥打96110咨詢,或及時撥打110報警。
本網編輯:袁小帥 審核:李琰玉
頻道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