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圓談 | “開院曬糧”拉近與群眾距離
2023-10-23 16:46:52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網(wǎng)站
最近,一則關于曬糧食的新聞贏得社會各界好評。為解決群眾搶收曬糧的后顧之憂,山東多地騰出政府大院、派出所院子、文化廣場等場所,幫助群眾解決糧食晾曬難題,確保豐收滿儲,顆粒歸倉。騰出政府大院讓群眾曬糧,看似一件小事,卻暖了群眾的心,拉近了干群距離。
踐行為民初心,就得從點滴小事做起。眼下正值秋收農(nóng)忙時節(jié),秋糧收割完畢后去哪里晾曬,是很多農(nóng)民頭疼的問題。為此,一些基層黨政機關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在不影響正常公務的情況下,主動敞開大門歡迎群眾前來曬糧,守護好群眾的“糧袋子”。這一暖心舉措,猶如在基層黨政機關和群眾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彰顯了為民初心,順應了民意期許,密切了干群關系,值得肯定和點贊。有網(wǎng)民評價:“晾曬在院內(nèi)金燦燦的玉米,比什么裝飾都好看,為實實在在為民服務的舉措拍手叫好。”
提起政府大院,不少人會有一種距離感和神秘感。不可否認,一些基層政府機關院墻高筑,“門難進”“臉難看”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有的干部成天坐在辦公室,離群眾越來越遠,這無疑拉開了政府與群眾的距離。政府機關應切實轉(zhuǎn)變工作作風,為群眾排憂解難。
“開院曬糧”是需要一定勇氣和擔當?shù)摹鶎痈刹縼碚f,這無異于一道直面群眾的作風考題。是否能夠提前規(guī)劃好,主動與群眾對接好曬糧的具體位置,把群眾糧食安全運到大院等,是“開院曬糧”需要謀劃好、解決好的具體問題。要盯著困難上,迎著問題上,切實把這件好事辦好,以此為契機不斷拉近干群關系。
不僅是“開院曬糧”,近年來,隨著公共服務職能的日益強化,類似在節(jié)假日或旅游旺季,政府機關及事業(yè)單位開門共享停車場的做法屢見不鮮。有的地方則干脆拆除政府院墻,以“拆墻透綠”來拓展市民散步休閑的空間。開放的是政府大院,打破的是干群之間的無形壁壘,我們樂見諸如此類的舉措越來越多。
點贊的同時,也應當看到,“開院曬糧”也折射出當前部分地區(qū)農(nóng)村晾曬場地少,無法滿足農(nóng)民晾曬需求的問題。敞開大門供農(nóng)民曬糧的舉措,只能解燃眉之急,治標但不治本。對其解決之道,要堅持實事求是,結合各地實際,有更具常態(tài)化和系統(tǒng)性的舉措。比如,加大補貼力度、推進糧食產(chǎn)地烘干機械化;又或是結合鄉(xiāng)村振興,建設一些集體育場地、游樂場所和晾曬場地于一體的多功能場所,等等??傊?,在民生“痛點”未除之時,政府要多想想辦法,多措并舉疏“梗阻”、解民憂。
當前,第二批主題教育正在各地扎實開展,第二批主題教育單位同群眾聯(lián)系更直接、更緊密,廣大黨員、干部要以此為契機,將主題教育的成果轉(zhuǎn)化為實際行動,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回應群眾需求、推動解決問題。
本網(wǎng)編輯:程林青 審核:袁建領